习惯了自己的话语方式,面对语序颠倒的英文,好像在水的阻力下学习行走,踉踉跄跄。
之前每当读到那些翻译腔极重的中文小册子,长长的一串定语读完彻底后气短晕厥,都会在心里暗暗埋怨译者的浅陋。如今轮到自己被考验,大为同情理解译者的无奈。
为了完成一个又一个的deadline, 常常面对完全陌生的领域,开始愚公移山般的运动。翻译一个几行的地产广告,便在开发商的网站上浏览所有的页面,看着楼花的图片浮想联翩进入情境。
翻译滑雪胜地,就遍搜驴友的精彩见闻,体味冰天雪地中的精彩火热。虽然我对唯一一次 的滑雪经历实在不敢美言,但如今说起加拿大的滑雪也能头头是道。
翻译夏令营介绍,更是非凡的享受,不看不知道,加拿大的孩子们何等幸福,一到暑假,开往私人岛屿,世外桃源,广大天地中骑马,射击,游泳,划独木舟。年复一年,友谊生根,技能增长。到了大学时代,再回到夏令营做指导员赚学费赚经验。唯有羡慕的份。
翻译法律文章文件,其实最为轻松,就像数学公式八股文,完全不需要创意,只要掌握了不同类型文件的基本格式,可谓一路畅通无阻。
令人头疼的是那些恨不得一口气几百字的定语,和那些绵延数里的定语从句。对于奉行简约的笔者,实在需要庖丁解牛的功夫,把这长句们细细把玩,摸到要害,一笔下去,化为流畅清晰的短句,以给读者自在的呼吸。
我所最爱的专栏作家,是约克大学艺术系的毕业生,主修音乐。其文充满各种idiom, 句子不长,节奏如同歌唱,幽默比比皆是。如何把音乐感和幽默复制成中文,实在是一次语言文字的冲浪!
一年之后,仍不免在语言的大海中一阵晕船; 但如今面对原文,可以远观近玩,畅游其中,又游弋其外。与其说在翻译,不如说是在通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。同时又保持原文的风格和作者的本意。苦乐皆有,译者自知!
从前不懂翻译,自以为中文不错,英文凑合,就可以做译者了。如今更体会到,译者实在需要是百科家,语言家,优秀写手,深谙两种甚至多种文化,古今中外,市井皇宫...无所专长,又无所不涉猎。
最近,上天送来一位笔译搭档。顿时让我眼前一亮。我领悟到,词穷之处,只有相互借鉴,互为补充,才能不断进益。
译者们,愿你们的畅游中,充满激动人心的收获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