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伦多:冰雪48小时

多伦多:冰雪48小时

2013年,岁末,距离平安夜还有3天,多伦多遭遇10年不遇的Ice storm:

周六晚,挑灯夜读,突然一片漆黑,点亮手机的电筒,读完书,满不在乎的进入梦乡。
周日:清晨醒来,准备把翻译赶完发给老板,突然发现屋子里空气冰冷,一片漆黑,卫生间断水。好吧,那么回头接着睡。终于天色灰白,挣扎起身,抱着电脑在窗口做完最后的翻译,用数据线传给手机,再用手机邮箱发了出去。老板回复,可以来我家用washroom.....

10点,在背包里装上洗漱用品奔赴商场,冲进卫生间的母婴房梳妆打扮,开始半天的义工。商场里昏昏暗暗,多家店铺尚未开门。将近中午,人流渐增,很多人一进门就问,food court还开吗,刷卡机还能用吗?各种拉家带口,各种老人小孩...纷纷来到免费生动的避难中心。午后,food court的麦当劳一票难求,买一杯咖啡要排队40分钟。进到商场转一圈,但见墙角过道各处有插头的要地均被各路充电党占领,大姑娘小伙子们捧着手机电脑席地而坐,或神态悠闲,或茫然四顾。Food court各家餐厅生意火暴。有家庭携带暖瓶排队索要开水,一杯一杯灌入瓶中。

下午,人潮加剧,商店大概开始郁闷此处将变成通宵避难中心,于是宣布7点关门。7点左右,广播里甜美的姑娘开始一遍遍宣布关门的消息。店家纷纷闭门吹灯。但有的拉家带口的避难人士全然不顾,依然充电打手机哄孩子。Food court里一家中餐摊位的员工们继续挥动着勺子为客人盛晚餐盒饭,于是上去讨热水,可爱的员工阿姨马上从暖瓶里倒了一杯,像Mother特蕾莎一样捧给我。热水真好喝。

亲人打来电话询问停电消息。大洋彼岸的亲人在微信上第一时间转发了york bbs的冰暴新闻....
晃晃悠悠离开了商场,打算到附近的故居试探行情,在冰冷的车站打开微信:"杨大侠,紧急呼叫,紧急呼叫。"昔日室友大侠迅速回复,"什么情况?""求水电!"大侠:"我不在家,马上回去,你可以来"....信号中断....算了,俺还是回家吧,会有办法的。

公车经过之处,一片黑暗,24小时麦当劳,加油站,统统没指望了。快到家了,北方似乎有光?没错,离家一街之隔的楼房都亮着灯。街口的plaza也还是灯火依旧。好了,冲进餐厅,想叫份晚餐,服务员根本无暇顾及,还有n人门口排队。转移到隔壁的便利店,挑两个雀巢咖啡脆备用。结帐完,进来一位妇女,向老板请求,"我可以用你的power吗,只要5分钟"老板面无表情,摇头;妇女:"只要5分钟,真的,各处都停电了。"老板:"去隔壁的餐厅吧,想待多久待多久。"妇女一边无奈往出走,一边失望的大声说着: "people help each other!"这简单的四个字冲进我的耳朵,让我愣住,我看着女主人埋怨的对着男主人嘟囔着什么,我没有再去看男主人的表情。走出小店,我决定以后再不来买东西。

磕磕绊绊,连走带滑,终于到家了。以为要爬楼,电梯居然还在工作。进入电梯间,按键旁多了一张圆珠笔手写的小纸条:"任何人需要帮忙购买食品和取水,我很乐意帮助,电话,无名。 "
微信上,市府取暖中心开放的消息被一再转发。最早发上来的是身在美国的Emma!家乡人民备受感动。

房东和David 都在家,房东点燃多只造型美丽小蜡烛,准备用煤气火锅炉煮泡面,地上的几只大桶里接满了水,被告知楼下的洗衣房有小卫生间可以洗漱如厕。哈哈世界末日还没有到!房子里的温度也还不错。David以同样的姿势盘踞在沙发上用电脑里最后的电看《三傻大闹宝莱坞》,剧情已经到了感人泪下的时刻。我回到屋子里,打开电脑,用剩下的电池给两个手机充电,一个通讯,一个做手电。此时,泡面的香味飘满了屋子,充溢丝丝的温暖。到楼下洗了个脸回来,David改为坐在桌旁,在昏暗的烛光下认真的读着一本发黄的厚书,《哈利波特》。
为了节能减排,大家早早上床休息。

周日晚上11点,晚安。。

周一清晨,依然水电全无,窗外灰蒙蒙一片。想再去商场过一天,想想昨天的人潮吧,犹豫ing. 突然收到一个邮件,是学校的工作人员。哎呀,学校还没有放假。可爱的学校!热水,电源,食物,温暖....立即翻身而起,打包所有洗漱用品,电脑手机充电器,豆浆巧克力泡面,保温杯两个。冲向学校。一路上看着树上天工奇绝的雕琢,心里隐痛,这些树们恐怕心里冷得打颤,却也无法。

踩着冰渣进了学校,空无一人的走廊,春风拂面。进入宽敞的洗手间,把家当全都抖出来开始一通洗漱。检查了一下热水的温度和hand dryer强度,决定如果需要的话,可以回来洗头并吹干。
下一步,寻找饮水源和电源。瞥见有学生手里捧着Tim bits 在啃,看来忠诚的Tim Horton依然服务。果真,灯火阑珊处,咖啡的香气飘散。在Tim Horton前方的大厅安置了电脑,一杯咖啡,再加要杯热水,拿出雀巢巧克力脆,开始享用早餐。坐下来喝着咖啡,突然有种心跳加速的兴奋。短信美国来的友人,她说纽约断电很常见。大概多伦多一向和平无恙,大概优越的生活让人已经太习惯,想不出,更大灾害后数周的水电全无是什么情景,甚至也忘了,小时候住在简陋小平房里,在寒冷冬夜战战兢兢走出去如厕的日子。

同桌正看电影的学长也是来学校 取暖的。还顺便打听到gym的shower可用,于是回家去取洗浴设备了。

吃完早点,开始翻译当日的文章,一切仿佛恢复了常态。

下午,大厅里人渐渐冷落,5点,办公室和Tim都关门,唯有清洁人员在一天的工作后,低语闲聊着停电和圣诞夜的准备。

六点半,友人花40分钟砸碎了汽车上的冰,把我从学校运走。

7点,车行路上,突然路灯亮了,再一眨眼,四周的高楼也亮了。点点灯光,布满了城市的夜空。
8点,坐在心爱的小馆吃味道醇厚的火锅。
10点,来到明亮温暖的亲人家里。 结束了。冰雪48小时。
12点,微信上 邻居报告,楼里来电了。短信恭喜了房东。
周二清晨,太阳露面,久违,太阳!走在路上,楼房们闪闪发亮,城市如同新生。
周二中午,回到家中,阳光洒满了地板,为了表示祝贺,我煎蛋一枚,和浓咖啡沙拉做早餐。
阳关晒着脚趾,咖啡滴滴香醇。

听说有的人家还没有来电,平安夜已经进入倒计时,愿夜色降临时,ALL IS WELL.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